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Rss
教育部宣示擴大推動偏鄉教育創新發展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國教署 聯絡人:張硯凱    電話:02-77367477 電子信箱:e-j127@mail.k12ea.gov.tw
教育部吳思華部長19日參加聯合報辦理偏鄉教育行動論壇_大圖
為關懷偏鄉,找出提升偏鄉教育的新興契機,教育部吳部長思華今日(19日)參加聯合報辦理偏鄉教育行動論壇,一同為偏鄉教育尋找更多的創新機會。吳部長思華在會中表示,教育部將於現有基礎上,持續構思偏鄉學校教育發展可能的舉措,期望扶助偏鄉學校穩定發展,進而成為偏鄉地區的社區機能中心,支持家庭功能,安定偏鄉教育發展。目前具體策略包含「教學創新實驗」、「多元交流、志工陪伴」、「行政減量」、「教師安定」以及「社區協作、青年返鄉」等。

吳部長進一步說明,教育部已於104年4月28日函頒「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方案分成「實驗教育•教育創新」、「數位融入•虛實共學」 、「資源媒合•社群互聯」 及「看見改變•典範分享」四大構面,共29個計畫團隊,於全國224所學校推動,期望促進偏鄉學生能力提升、扶助偏鄉學校轉型,進而帶動偏鄉地區發展,達永續經營目的。未來除持續辦理外,將進一步擴大推動相關策略如下:
(一) 「教學創新實驗」:支持偏鄉學校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105學年度將擴大推廣及補助至少15校;夏日樂學至少400班;特色遊學至少28校;大學協助偏鄉地區國民中小學發展課程及教學至少60校;數學奠基活動師培訓人數增加至2,000人。總計補助全國學校倍增至224校。
(二) 「多元交流、志工陪伴」:推動數位學伴,104年達1,500人,發展網實整合的多元智能培養及陪伴模式;城鄉學伴,104年達20校,約400名學生參與,採同名、同主題,或多校締結模式,並朝教師間得長期互訪及教學交流方向辦理;國際學伴,104學年度達882人參與;參與夜光天使服務人次達1萬169人;青年志工達5萬人次。
(三) 「行政減量」:中央對地方統合視導指標減少三成;推動「教育行政系統實驗方案」,打破「學校行政組織」,實施「學校教學本位設計」。
(四) 「教師安定」:提供偏鄉加給照護,研訂「公立國民中小學代理教師續留偏鄉服務補助要點」及「研議放寬偏鄉地區教師因公傷殘死亡慰問金及投保額外保險規定可行性」;105年度額外爭取新臺幣3億元,補助偏鄉學校,辦理宿舍整建、修繕及設備改善。增撥員額,採每校學生之學習節數換算應配置之正式教師員額編制。如6班調整為每班2位教師(採混齡教學者另提配套措施)、7-36班每班調整為1.75至1.92位教師、37-65班每班調整為1.7至1.81位教師、66班以上每班維持1.65位教師。建立教師後備支持系統,105年預計招募100名,如透過推動城鄉教學訪問教師計畫,遴選都會區優秀師資到偏鄉進行長期之教學訪問,均衡城鄉發展,穩定偏鄉師資人力,增加學生學習刺激;推動師培大學/專業團體認養方案,透過師資培育大學認養偏鄉中小學,師資生至偏鄉進行教育實習,支援教學需求;研議志工教師教學換宿計畫等。
(五) 「社區協作、青年返鄉」:以社區協作為概念進行以學校為核心之社區創新創業。活化校園閒置空間,讓學校成為偏鄉文化中心與社區創新創業基地,活絡在地經濟,吸引青年回流返鄉。藉由學校發展特色遊學課程,由社區協助接待外來之遊學團體,促進社區經濟、吸引青年返鄉創業目標。104學年度共計選出14所偏鄉遊學學校,預計105學年度將擴大至30校。
吳部長指出,以人文關懷來成就每一個孩子,是教育部的目標,希冀透過教育創新,許孩子們一個有希望的未來;對於教師,更希望透過行政友善,來一圓心中的教育夢想。教育部希望透過穩健擴大推動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提供偏鄉教育更遼闊的視野,讓偏鄉展現獨特的教育能量。
上版日期:104-09-19

  • 相關圖片
    1. 教育部吳思華部長19日參加聯合報辦理偏鄉教育行動論壇
    2. 教育部吳思華部長19日參加聯合報辦理偏鄉教育行動論壇與與會者合影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