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Rss
2015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暨獲獎學生優良事蹟系列報導(七)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國教署 聯絡人:周黎傑     電話:(04)3706-1348 電子信箱:e-3205@mail.k12ea.gov.tw
2015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暨獲獎學生優良事蹟系列報導(七)_圖片_大圖

2015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今年獲獎學生為大專組8名、高中職組12名、國中組18名、國小組18名,由總統親自接見表揚,並頒發獎座、獎狀及獎助學金(大專組每名新臺幣25萬元、高中職組每名20萬元、國中組及國小組每名15萬元)予每位獲獎學生,隨後更安排參觀總統府活動。

教育部表示,總統教育獎的遴選表揚活動今年已邁入第15年,能獲得總統教育獎者,都是能以順處逆,發揮人性積極面,力爭上游,出類拔萃,具表率作用之大專及中小學生,並具備服務奉獻、孝行表現、友愛行為、體恤他人等情懷,對社會風氣有良善影響,足堪楷模者;或於語言、藝術、薪傳技藝、技能、科學、科技、資訊、體育或其他領域,具有特殊才能,出類拔萃者。

本獎項舉辦多年,發掘許多在逆境中仍努力向上、發人深省的故事,得獎者的奮鬥過程更是令人欽佩與感動,這些得獎者不輕易向命運低頭,憑藉著過人的勇氣和毅力實現自我,開創嶄新的契機,確實值得作為青少年學習的最佳楷模,教育部欣見2015總統教育獎的每一位得獎學生,在歷經人生的起伏後,獲得的是面對逆境的勇氣與克服困難的毅力,也認識到艱困的環境,其實是學習在生命旅程中坦誠面對自我與靜心挖掘快樂的一站;過程艱辛,但卻得以不斷激發出相信自己、奮力一搏的信念,這就是積極樂觀的生命力!

教育部自5月14日發布第1篇新聞稿介紹7位獲獎學生後,陸續發布另外6篇新聞稿共計介紹49位獲獎學生之事蹟,以下為最後7位獲獎學生的感人事蹟,讓社會知曉他們奮發向上、不畏艱辛的優良表現,期能藉此賦予社會更正面的價值觀,並帶動社會向上發展的一股力量:

一、國立臺灣大學李哲溥
哲溥兩歲時,被診斷出KTS,中文名稱叫做「先天性脈畸形骨肥大症候群」的罕見疾病。這個基因突變所導致的疾病,令患者在生長期時血管與淋巴病變無法控制,進而影響肌肉與骨骼。由於年幼發現並持續處理,在高中前腳雖略有不便,但還是能跑能跳。但狀況不斷惡化,到了高三那年,再也無法運動,只能依靠拐杖和輪椅。
考上第一志願臺大戲劇系的哲溥決定休學一年到美國復健治療,希望能恢復原本的狀態,但因關節已大量退化,血管的病變也難以根治,於是失落的回到臺灣,除變得沒有自信、人際退縮,也對戲劇不再抱持任何熱情。某個偶然,認識了資源教室的吳老師,幾次與她的諮商,對他造成了莫大的影響,亦漸漸明白自己的價值,不因疾病而完全抹去。他接受自己,喜歡自己,也發現到對助人工作有著熱忱,因此轉進社工系,雙主修心理,希望有天能夠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哲溥克服罕見疾病,積極學習、樂觀進取、熱心付出、樂於助人,並走入人群,積極參與許多學習、競賽和創業計畫,為無障礙環境提供協助。在Startup Weekend國際創業競賽中榮獲第二名,表現傑出,感動和激發身邊眾人,勇於面對自己磨難,積極正向、表現出色,足為楷模。

二、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五專部薛楚頻
楚頻為低收入重組家庭,父母皆病重,卻能克服逆境。在校期間,認真求學,課業名列前茅;與同學相處融洽,經常幫助同學、友愛同學、對長輩謙恭有禮,老師交待的課業及工作,皆能按時完成,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此外,楚頻從小對體育有濃厚興趣,在各方資助下學習溜冰,並在每周二、五晚上,至臺北半夜練習,也在身體受傷的困境中,繼續苦練溜冰,至今未曾間斷,期間參加各項體育競賽,皆獲肯定,更為我國短道競速滑冰國家代表隊選手,屢獲佳績,為國爭光。其中,榮獲2014年亞洲短道競速滑冰錦標賽3,000公尺接力金牌 、500公尺、1000公尺第四名、2013年亞洲短道競速滑冰公開賽500公尺、1,000公尺、1,500公尺第四名及2013年度全國短道競速滑冰公開組總積分第三名等佳績。更在能力範圍內,積極參加校內外志工,服務學習表現優良。
楚頻不畏處境之艱困,積極認真,勇敢追求個人理想,體育學業兼顧,體恤父母,孝心可感,值得表揚。

三、國立永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楊帝珈
帝珈剛出生時因醫療疏失而感染,以致腳不再發育,其中腳部殘疾行動不便,歷經多次開刀,身心俱疲,並有段灰暗的歲月。
但渾噩的人生,毫無專才的帝珈,因為看到哥哥就讀工科學校,代表學校榮獲全國工科技藝競賽金手獎第二名,並習得繪圖專長,讓她有了人生第一個目標,希望能跟哥哥一樣成為全國第一,於是請求從商科轉到工科學校,並由二年級降轉為夜校一年級。
帝珈雖右腳殘疾,行動不便,然不畏辛苦,堅忍不拔,更忍受手術後的疼痛,全年無休地自主學習和訓練,如此艱苦仍以堅定意志接受訓練,並代表學校參加多項競賽,更獲得全國第一殊榮—年紀最輕、資歷最淺的全國身心障礙技能競賽電腦輔助機械製圖第一名金手獎得主,並將代表臺灣到法國參加世界賽事。
帝珈不因先天的障礙限制了自我,能正向面對人生,除了習得一技之長,繼續秉持著積極努力的態度,其不屈不撓的生命力及勤奮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足為楷模。

四、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國中部葉芝伶
芝伶是重度視障學生,亦是花蓮阿美族的孩子,家中有外祖父、外祖母和阿姨,因父親不詳,母親已再婚另組家庭,由生母的妹妹(阿姨)照顧,其關係如同生母一般。
照顧芝伶的阿姨是個板模臨時工,常因工地換了而需要搬至暫時居住的地方,更是隔一段時間就從一個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城市,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家庭經濟狀況不穩定,所以學期間都住校,約三個禮拜才返家ㄧ次,每逢寒暑假芝伶很喜歡到花蓮的外婆家居住。
芝伶有一顆柔軟的心,對音樂的感受性很強,很容易被音樂感動,非常喜歡與人分享學習音樂的喜樂,在學校能作生命教育演出,以溫暖的音樂鼓勵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學的學生;芝伶也學習大提琴、手風琴、葫蘆絲、木箱鼓、康加鼓、金貝鼓,是個多才多藝的學生。
芝伶雖是重度視障及學習障礙的原民子女,但善良孝順,在經濟在文化刺激極度不利的環境中成長,具旺盛學習心,用音樂發展自我、激發人心,積極參與醫院的音樂公益表演,奮鬥過程中展現高昂鬥志,力爭上游嶄露頭角,溫暖社會人心,是生命教育的最好教材。

五、國立臺中啟明學校國中部陳珞綺
珞綺除了重度視障(全盲)伴隨自閉症之外,小時候更有語言及情緒表達的障礙,也因為學習上的障礙,儘管再努力給予協助,總是難有突出的表現。
直到媽媽發現珞綺在音樂上充滿興趣,在接受音樂的學習程度是偏向熱衷且有毅力,這才彷彿看見幸福的曙光,一路以來持續引領珞綺一步一腳印,走在耕耘音樂的道路上。雖然珞綺本身是身心障礙者,但在經歷大大小小音樂性比賽時,也能由媽媽的鼓勵進而期許自己參與公益性表演活動,回饋社會,勉勵群眾。
正因為只聽音樂就能哼唱出許多歌曲來,另類發現珞綺記憶力也是很好,因此,在各項活動中巧妙加入音樂,進而幫助珞綺快樂且有效的學習,更榮獲許多校內獎項及模範生之殊榮。
珞綺雖因全盲與自閉症,活在與外界隔絕的自我世界且有嚴重的學習障礙,但在成長過程中,展現堅持與毅力,音樂表現優異,曾榮獲多項鋼琴大賽獎項,主動慰勞老人,熱心參與公益表演,積極展現生命的韌性,透過自身熱愛生命的故事,感動與鼓勵他人。努力不懈、堅毅不拔,表現優秀,足堪表率。

六、嘉義縣立仁和國民小學李伊婷
伊婷為新住民子女,排行老么,上有中度智能障礙的大哥及接近輕度智能障礙的二哥。
伊婷的父親年邁,打零工為主要收入來源,家境本就清苦,父親更在伊婷三年級時車禍驟逝,留下伊婷三兄妹,和不識字也不太會說國語的母親。伊婷曾經因為爸爸的離開,想要放棄自己;但是參加了學校的小團體輔導後,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應該更珍惜媽媽、哥哥的愛,還有師長、同學的關心。
伊婷的媽媽以採茶維持家計,伊婷在課餘假日,也必須跟著媽媽去採茶,幫忙賺錢。在這樣經濟、文化上皆屬弱勢的環境下,伊婷與母親立下「認真讀書上大學」、「有朝一日帶媽媽回泰國探親」的約定,並以此期許自己努力達成。
伊婷雖出身極為弱勢的新住民家庭,但堅強面對生命的艱困,事母至孝且能積極向學,從極度逆境中一點一滴累積成果與能量,不僅使自己功課不斷進步,且在多方面都有出類拔萃的表現,透過攝影、寫作將生命故事與大眾分享,並屢屢獲獎,傑出之表現,堪為學子楷模。

七、苗栗縣立通霄國民小學林威廷
威廷的父親本身是重度視障及聽障患者,幾乎無法與人溝通且無力工作,平日只能摸著牆壁在家裡行動,無法照顧自己及支付威廷的生活、教育費。母親是越南籍配偶,在生下威廷三個月之後即離家出走,音訊全無。
威廷在幼稚園大班時,因胸口劇烈疼痛就醫,才知是「漏斗胸」患者,必須及時在胸部開刀植入金屬支架,以免影響心肺功能。因此威廷比起同年級同學身材顯得非常瘦小。
在學校,威廷活潑大方,上課用心,對於不熟悉的課題都能立即掌握或隨即發問,個性公正謙虛,對任何老師交待的事,都能夠順利完成,是老師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他雖然個子小,但個性樂觀而進取,讓教過他的任何一個師長會又心疼又感動。能在逆境中成長,卻不曾退縮,奮發向上,從入學以來成績一直保持名列前矛,對外比賽屢次獲獎,為校爭光,是個不向現實低頭,不畏逆境的好孩子。
威廷雖身處母親音訊全無、父親重度視障、聽障的艱困環境,但克服「漏斗胸」宿疾,努力向學,積極求進;照顧無法與人溝通的父親,不遺餘力;展現繪畫長才,表現傑出,屢獲佳績。不向命運低頭,在逆境自我超越,為極優秀之楷模。

上版日期:104-08-21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