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Rss
設計進場.校園美感大變身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成果分享會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聯絡人:陳昱翰    電話:02-77366236 電子信箱:allister2014@mail.moe.gov.tw
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獻「日本 Good Design Gold Award 」獎給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_大圖

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所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投入25所學校美感變身工程,今(12)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成果分享會,由合作學校的校長及負責改造的設計團隊現身說法,分享設計專業進入校園進行改造所掀起討論議題與實際行動,並邀請長期關心美感教育的監察院范巽綠監察委員及林盛豐監察委員蒞臨指導。

本次「學美.美學」計畫改造,分為特色教室、機能收納、指標及空間翻轉、閒置空間再造及生態學習等 5 大改造類別:

一、特色教室-改造班級或專科教室:以嘉義市嘉北國小為例,管樂團一直都是學校引以為傲的特色樂團,校內卻缺乏適合表演和練習的場地。改造團隊設計出全國第一個可變換練習、表演、獨奏等多種模組的管樂教室,舞臺亦能夠收納,擺上桌椅便可化身為上課教室。

二、機能收納-創造更靈活的魔術空間:如花蓮縣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室缺乏收納個人物品和教具空間,改造團隊為每位學生打造專屬的書包櫃,並在整面的黑板牆後導入隱藏式收納櫃,配合伸縮的教師桌,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

三、指標及空間翻轉-活化空間意象與使用方式:如宜蘭特殊教育學校希望去除川堂原本沉重的形象,營造美感及溫暖的意象。改造團隊簡化空間訊息,將剛硬的線條改成圓角,同時把花崗岩立面及鐵窗去除,改以混沙白漆覆蓋牆面增加層次與活潑感,並改善學生搭乘車輛的識別旗座,讓美感與實用性同時升級。

四、閒置空間再造-解決因學生人數減少而產生的閒置空間:如臺南市西港國中的視聽教室閒置已久,改造團隊以白色為基調,搭配淺色的木質元素將空間改造成明亮舒服的圖書館,更透過連接室內外的平臺,讓一顆矗立50多年的老榕樹陪伴看書的孩子。

五、生態學習-讓孩子以自然為師:如桃園市平鎮幼兒園改造校門入口廣場,改造團隊重新規劃入園動線,擴大孩子戶外活動的範圍,結合丘陵地景,活用自然素材,把戶外區域重新打造成可動可靜的空間,啟發幼兒在戶外與自然植栽一起活動,感受陽光、快樂、活力與美感的新天地。

教育部「學美.美學」計畫去年自全球4,769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全球僅有5個名額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的金獎肯定,並且為唯一被提名角逐最後大獎的非日本籍作品,由此可見校園美感改造不只在國內產生影響,更已在國際上受到關注。

「學美.美學」計畫由設計團隊與學校師生,透過多次的討論與實作來進行設計共創,不僅開啟創新的設計模式,也以美感顛覆師生們的想像、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師生關係以及生活教育,從根本解決校園環境的難題,更打造下一代美好生活與學習環境的期望。

上版日期:110-01-12

  • 相關圖片
    1. 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獻「日本 Good Design Gold Award 」獎給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
    2. (第一排由左至右)台灣設計研究院艾淑婷副院長、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李毓娟副司長、鄭淵全司長、蔡清華次長、吳思瑤立法委員、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
    3. (第一排由左至右)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鄭淵全司長、林盛豐監察委員、范巽綠監察委員、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吳思瑤立法委員、林奕華立法委員、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
    4. 活動照片
    5. 嘉義市嘉北國小管樂教室改造前
    6. 嘉義市嘉北國小管樂教室改造後
    7. 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班級教室改造前
    8. 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班級教室改造後
    9. 宜蘭特殊教育學校川堂改造前
    10. 宜蘭特殊教育學校川堂改造後
    11. 臺南市西港國中視聽教室改造前
    12. 臺南市西港國中視聽教室改造後
    13. 桃園市平鎮幼兒園校門入口廣場改造前
    14. 桃園市平鎮幼兒園校門入口廣場改造後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