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Rss
體育加值 體育署邀請學生走到戶外探索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體育署 聯絡人:林盈孜    電話:(02)8771-1026 電子信箱:joane.lin@mail.sa.gov.tw
(附件照片6)1091124-1-體育署張少熙署長與計畫團隊成員合影.JPG_大圖

教育部體育署邀請學生走到戶外探索,自106年起執行戶外探索計畫,邀請6所區域推展學校,帶動中小學辦理多元跨領域的體育活動,共辦理了攀樹、走繩、登山、划獨木舟、自行車、定向越野,高低空繩索等277場活動。體育署張少熙署長今(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戶外探索為傳統體育教學開展另一種可能性,讓體育活動不僅是打球、跑步等單純運動技能的傳授,藉由戶外探索的教學模式,營造「寓教於樂」的情境,讓學生們可以走到戶外、探索自然、建立團隊、挑戰逆境,不僅強健身體,更能鍛鍊品格。

為配合教育部戶外教育政策推廣,以及因應十二年國教與新課綱需求,體育署自106年起推動戶外探索計畫,探索教育課程相關之基本素養與能力,培養戶外探索領導的基礎理論。透過事先規劃與完整安全考量,鼓勵各級學生們走出教室,藉由戶外探索活動,探索自然的奧妙,一起挑戰逆境、鍛鍊品格,建立出良好的團隊精神。

本計畫由臺灣師大、體育大學、臺東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臺北市立大學與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等6所具有戶外探索專業師資、課程與設備器材的大學協助推動執行,在臺灣北、中、南、東各區域,扮演著「大手牽小手」區域學校推廣的重要角色。戶外探索計畫迄今,辦理了227場活動,計有9,345等人次參與;有針對教師、師培生辦理的實務工作坊和探索課程,還有為學生舉辦的周末寒暑假專業營隊、特色成年禮/畢業典禮、學齡兒童示範夏令營以及競技選手挑戰自我的增能工作坊,讓跆拳道、柔道、武術、女籃隊的選手從冒險活動中的對話,幫助個人及團隊在訓練上的突破。

新竹市立新科國中謝孟育老師表示,該校累積3年的經驗,老師們參加了郊山健行、河濱自行車道騎行與攀樹等研習,連結更多的老師願意一起跨領域「玩」課程,也為新科國中的同學們舉辦COOL登山成年禮、畢業攀樹季等活動。令他感動的是,看見學習成就低的學生,語言上從「我做不到」變成「我可以」的歷程,在戶外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班上的同學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而形成互助的生命共同體,形成自發、互動、共好的循環。也因為看見學生的改變與課程的價值,老師們自主設計教學活動並將段考試題與登山生活情境結合,像是數學在行程上的計算、理化溫度變化與沸點的實驗課程、國文作文的撰寫等等,都是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化、情境化的素養教學。

國立宜蘭大學是新加入的夥伴學校,該校李晟瑋教授表示,在計畫的輔導下,提供給學校自行車教學回饋,經驗的傳承和專業的諮詢下,讓學校瞭解未來發展戶外探索的走向,也因他在英國留學期間,接受戶外冒險教育活動相關訓練,深刻瞭解戶外探索在英國國家課綱中推廣的重要性,希望未來結合戶外探索與山野教育的推廣理念,在宜蘭地區擔任大手的角色,以大手牽小手的理念,建立區域推廣聯盟,進而帶動區域各級學校戶外探索之室外學習發展。

戶外探索是透過不同挑戰程度與形式的冒險活動,如:平面遊戲、走繩、攀樹、高低空繩索、登山健行、自行車、定向越野、獨木舟、自力造筏、攀岩、溯溪……等等。而走繩是近年新興的戶外體驗活動,可以在校園內與公園中架設,並提供參與者體驗,透過學校課程的設計,除了可以學習平衡技巧外,也能傳達團隊彼此支持相互合作的意涵。

記者會現場的專業花式走繩,在不到10公分寬的走繩扁帶上維持平衡與行走,有別於高空走繩強調穩定性,花式走繩搭配音樂和過人平衡技巧,在視覺和感官上更加令人耳目一新。

體育署持續推廣戶外探索活動,循序漸進,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從校園內的體驗開始,以創新體育教學,開展另一種可能性,提供一個跨領域交流,讓體育活動的型式,不只是打球與跑步等單純運動技能的展現,藉由戶外探索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習可以有更多元的想像,讓探索的好奇心引領孩子身體及心靈的創造力,拓展未來的無限可能,更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上版日期:109-11-24

:::
關閉 開啟